记录:顺德涂料企业“理想国”之构建
全球涂料网讯:
用地空间不足、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以及愈发严格的环境再造要求,让尚未走出集体转移外地之困的顺德涂料行业再度“压力山大”。
近日顺德涂料商会会长胡景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走出去”的雄心如箭在弦,但产业转移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今年4月份,胡景钊代表顺德涂料行业给顺德区政府写了一封意见书,诚恳表达了顺德涂料行业就地“转型”的意愿。这或将成为顺德涂料企业转型的新出路。
细雨蒙蒙中,一辆挖掘机从千色龙化学涂料甘棠工业园的工地中开出来。2013年11月27日,甘棠工业园首批入园企业宣布动工。
从京广高铁韶关站出来,先东北向转西北向绕过高铁站后面的山丘,然后向西南转入323国道前行,全程约8公里,在通过京珠高速公路跨越国道的高架桥底下之后,一片看上去刚平整过的土地便呈现在左手边。
这里便是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甘棠村的甘棠工业园。11月27日,广东还是初冬,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刚刚越过南岭山脉,给这片还裸露着红色土壤的工业用地带来了一上午的小雨。一片泥泞!这是它给人的第一感官印象。
甘棠工业园第一期第一批企业入园暨动工仪式正是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举行。尽管参加仪式的人数不足百人,但对于该工业园来说,已经打破了以往的沉寂。由于准备不足,会场上整齐摆放的桌椅被微冷的冬雨淋湿,无人落座——大家都撑着雨伞,簇拥着站立在一块。
喜庆的歌曲响彻整个工业园,昭示着这里举行的活动与天气状况的格格不入。
参加仪式的人员中,包括12家首批入园企业代表、武江区相关领导、工程建设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乃至一些银行的信贷业务员等;当然,还包括来自200多公里之外的“中国涂料之乡”的客人——顺德涂料商会会长胡景钊和秘书长张梦东。在12家首批入园的企业中,有7家企业的业务与涂料产品的生产“沾亲带故”。胡景钊告诉记者,“它们都来自于顺德及其周边地区,是顺德涂料商会的会员。”
这片一度承载着顺德涂料产业转移梦想的土地,终于在这一天等来了使命开始履行的日子。首批入园企业代表从武江区领导手中接过象征着开启土地使用权大门的纸质“金钥匙”,难掩兴奋。
当礼花被喷向天空再纷纷落下,四周的工地上点燃了象征开工的鞭炮。站在人群中的胡景钊心里却难言高兴,他为这一天的到来奔波了4年,但最后的结果显然难以让他感到满意。如今一旦打开话闸,他依然会提到在推动顺德涂料产业转移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波折与辛酸。
但无论如何,由胡景钊牵头并引导的这场涂料转移“运动”,在整个化工业面临产业转移升级的背景下,其中的探索意义值得高度评价;在转移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挫折与困难,对于后续的产业转移项目而言,亦极具样本意义。
甘棠工业园首批入园涂料企业
进驻企业名称
投资企业
占地面积
总投资
产品线
韶关市莱雅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莱雅化工有限公司
10万㎡
(150亩)
50000万元
化妆品喷雾剂,卫生杀虫剂,家居清洁护理用品,汽车美容护理用品,环保涂料等
韶关市美诺森化工有限公司
佛山市福派涂装系统有限公司
60亩
9000万元
涂料研发、生产、销售及涂装系统工程服务
韶关市恒昇化工有限公司
-
50亩
7500万元
各种金属线及水性涂料
韶关市鸿骏涂料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鸿昌涂料实业有限公司
47.45亩
7500万元
树脂,固化剂,油性涂料,水性涂料
韶关市三森汉诺威化工涂料有限公司
中山市三森汉诺威化工涂料有限公司
40亩
6000万元
涂料
韶关市千色龙化学涂料有限公司
广东明泰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30亩
-
建筑型涂料,水性涂料
韶关新谷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数码彩涂料有限公司
30亩
4500万元
油性涂料,水性涂料,树脂,稀释剂
*根据入园动工仪式现场的展示资料整理
再造之梦
甘棠工业园的全称是“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武江片区甘棠片区”,这个略显冗长的名称,显示甘棠工业园只是韶关工业园区规划中的一个三级组成部分。
在甘棠工业园管委会(驻在甘棠村委会)的展厅里,一幅园区区位图的说明如此说道:“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武江片区位于韶关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芙蓉新城区西侧。甘棠片区……将重点发展涂料化工、现代物流、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辅助发展纺织、食品饮料等产业。”这片规划面积达8693.72亩的工业用地,按照起初的规划,将主要用于接收顺德涂料企业的产业转移和异地建厂扩大生产的需要。
促使顺德涂料企业谋求集体转移的因素有两个:一方面,顺德当地的土地储备有限,已经难以支撑为数众多的涂料企业扩大生产的要求,地价的攀升也已经超出了大部分涂料企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趋严的政策环境要求新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进专业性园区(即化工园区),也让顺德涂料企业备受压力。
异地再造一个“顺德涂料产业基地”成为顺德涂料企业的一个共识。2009年,“顺德涂料企业抱团转移”的消息不胫而走,引人关注。这是因为,地处粤北山区、急需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武江区在这个时候向顺德涂料商会抛出了“橄榄枝”——胡景钊清楚地记得,2009年4月26日上午,“苏力和我在顺德大良顺峰山庄喝早茶,第一次谈到,想让顺德的涂料企业到武江区设涂料基地。”
苏力时任武江区区委书记。这个地道的顺德人历任顺德团市委书记、顺德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在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战略中的被选派到武江。这样的身份背景让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首先想到了顺德,“照顾”涂料产业。而生长在“涂料之乡”的苏力对涂料产业的安全性的理解与认识,也让武江很快就“捕获”了顺德涂料的“芳心”,在与其他地区的工业园的竞争中最终胜出。
当年的7月底,顺德涂料商会与韶关市武江区签订初步框架协议。在随后的短短两周内,该商会就收到30多家涂料企业拟进入武江工业园区的申请。最终这个数字停留在162家——2010年2月,顺德和武江双方便初步完成了162家企业的招商引资与企业转移协议的签订。据胡景钊介绍,这162家企业中,有七八成属于涂料生产企业。
按照每家企业50亩地的需求(在首批企业入园仪式现场展示的资料显示,7家涂料企业平均占地面积为50亩),如果这162家企业悉数进驻,则总用地需求将超过8000亩,相当于整个甘棠工业园的面积,可以说是在武江再造一个有着“顺德涂料血统”的产业集群。
但这种理想的状态没有出现。按照计划,第一批签约的企业本应该在2010年就拿到土地,总共1700亩。后来供地时间推迟了一年,“大约到2011年8月份,第一批签约的25家企业可以动工建厂”;而此时武江方面声称落实的土地减少至1200亩(另有报道称为1120亩)。
尽管交地时间一拖再拖,供地面积也一再缩水,但这依然不是最终的数字。
首批入园企业代表接过象征着开启土地使用权大门的纸质“金钥匙”,难掩兴奋。
首批入园企业代表接过象征着开启土地使用权大门的纸质“金钥匙”,难掩兴奋。
几近“梦”碎
2012年2月17日,苏力自杀。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胡景钊以及所有签约的企业感到震惊。地方政府牵头人的自杀,让顺德涂料产业转移的前景顿时笼罩在阴影之中,转移的进程也被暂停。苏力在一份亲自撰写但未能亲自念出的与涂料老板沟通的讲话稿中写道:“(我)本想为武江做点事,为乡亲做点事,没想到因为执行层面技术性问题弄得如此糟糕……一个关键性的失误导致全盘被动。”
这让胡景钊感到不安,多次要求就甘棠工业园的后续发展事宜作出答复,却被告知等武江区处理完相关事宜后才能有答复。期间,韶关市启动了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环评工作。根据2012年3月1日公布的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甘棠工业园的职能被调整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的基础上,辅助发展环保涂料等产业”。
这种转变预示着前景不妙。同年4月10日,武江区方面终于约请胡景钊及几名涂料企业主代表前往武江“谈谈”。但正是这次“武江谈话”,彰显了武江方面在对涂料企业进驻甘棠工业园的态度上出现了巨大的转向。
“(武江方面)答复我们说,经过初步的研究,现在有三个选择:第一,退;第二,转产;第三,转其他园区。”从“武江谈话”回来后,胡景钊先后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的专访,详细描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胡景钊认为,武江方面给出的答复,“等于是整个园区被否定了,而且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转其他园区的话也没有给出任何选择!”
在跟已签约企业商量后,胡景钊告诉本报记者,他们的选择是“不妥协”。
正因为商会与企业的共同坚持,以及在舆论的压力下,事态在随后出现了转机。据媒体的报道,在经过一番调研之后,韶关市及武江区政府正式决策:提供1080亩土地满足首批签约企业入驻需求,但必须接受土地价格、用地规模和选址的调整。2012年7月初,武江区政府最终决定把入园企业土地价格从原来的3.8万元调整为8万元,提价超过一倍,其它承诺的条件则保持不变。
胡景钊和首批签约的大部分涂料企业对这一方案选择了接受。“无论是哪条路,都不好走。”胡景钊和涂料企业的负责人都认为,退下来,虽然有形的损失看上去不多,但损失掉的机会成本很高。
2012年10月12日,广东莱雅化工有限公司韶关项目(现名为“韶关市莱雅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关莱雅”)在甘棠工业园举行了奠基仪式,成为第一个真正在该园区“动土”的企业。据资料介绍,韶关莱雅项目占地150亩,主要产品包括环保涂料。该公司总经理钱建农告诉记者,首期工程将于2014年建成投产。
此后关于武江的消息再度沉寂。直到2013年10月10日,顺德涂料商会组织了8家企业(其中7家涂料企业)前往武江参观建设用地,并签署相关入园手续。据参加了这一行程的佛山市顺德区数码彩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根介绍,此次参观活动的性质是非正式的,武江方面为8家企业共提供400亩土地,但涂料企业的用地指标只占其中的一半。
这被视为11月27日的入园动工仪式的前奏。最终获准入园的12家首批企业,较之2011年所说的25家又缩水了一半。在活动现场,甚至有参加人员私下表示,“(这活动的规模)还不如上次(韶关莱雅的奠基仪式)呢。”据了解,这些涂料企业的工地集中在甘棠工业园的西南一隅。
武江区副区长黄真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12家企业同时入园动工,标志着武江甘棠工业园正式走上了企业入园开工建设的轨道,“武江甘棠工业园……承载着武江人及韶关人腾飞的梦。”
然而,顺德涂料的产业转移的梦已经难言腾飞。
在甘棠工业园管委会的展示厅里,来自顺德涂料企业的客人围着工业园的沙盘模型,寻找着自己的工厂的具体位置,话语中满是憧憬。
在甘棠工业园管委会的展示厅里,来自顺德涂料企业的客人围着工业园的沙盘模型,寻找着自己的工厂的具体位置,话语中满是憧憬。
困难何在
一场涂料产业转移运动为什么一拖再拖,历时4年之久,而最终成功转移的企业数量大缩水?其中的原因何在?
“今天,因为卫生防护距离的原因,因为无法拆迁的原因,万分歉意地要和涂料企业分手,我们的心都碎了。”苏力在前述发言稿中如此写道。他道出了武江对涂料企业态度发生转变的其中两个原因。
根据《南方日报》的报道,武江区人大常务副主任、原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武江区副区长王敏透露,2011年9月前后,当涂料企业的设计图纸交到环保部门后,发现项目环评碰到了环保政策的“刚性条款”,无法通过审核。王敏所说的“刚性条款”,是指按照国家环保条例规定,涂料企业与居民区每个居住点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少于600米。
实际上顺德涂料企业并非第一次遭遇“标准”问题。早在2009年,顺德涂料企业经历了一次危化品生产许可证换证危机,就跟新颁布的间距标准有关。胡景钊告诉记者,涂料行业的安全生产许可标准是套用石化产品等危险化学品的标准而来的,导致很多企业吃了“哑巴亏”。《南方日报》报道称,在武江区建设涂料基地过程中,由于涂料被纳入危化品管理领域,有关的环保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而拆迁方面的阻力并没有见到太多的披露。在“武江谈话”之后,有关顺德涂料产业向武江转移受阻的消息备受关注。根据《南方都市报》记者的实地探访发现,甘棠村的征地拆迁行动迟迟未能展开。有村民表示,早在2009年底就被告知即将开展拆迁工作的他们,等待了两年多的时间也没有看到任何实际的行动。“都说了3年,化工厂现在也没有进来。”
而现在,涂饰商情记者在甘棠工业园看到,部分紧挨工地的民房仍未被拆掉,村民仍在其中居住。面对企业人士的疑问,张梦东回答道,那些以后要拆掉的。
在两大阻力下,甘棠工业园的用地指标被一再拖延。而与此同时,当地土地成本在2011年前后大幅上升。“顺德涂料商人发现,当地土地出让价格最低已经涨到每亩13.4万元,这与第一批签约时定下每亩3.8万元价格相差甚远。”
这成为武江方面在苏力自杀后劝顺德涂料企业“退或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最终武江区确定把首批准许入园的涂料企业土地价格从原来的3.8万元调整为8万元,从中也可以看出地价的飙升在这一风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尽管最终落实了10多家企业进驻甘棠工业园,但比起此前的162家,这显然是大打折扣的结果。对此,胡景钊有了新的担忧。就在首批企业入园动工仪式举行前10天,他再次对媒体谈到:“化工园的进展还是很慢。最近几个拍了地的企业家也感慨,如果园区再不动,没有东西看,对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也有影响。”
另外,胡景钊还指出,目前10多家企业组成的园区,是否也能建起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也是目前拍地企业所担忧的。而事实上,这种担忧已经转变成部分企业的行动。在甘棠工业园的小雨中,胡景钊告诉记者,“有几家说好了的涂料企业临时变卦了,放弃入园。”
他对此感到无奈:一则对企业的诚信失望,二则对入园的进程拖得太久、太多变故给企业带来的挫败感表示理解。“原本说好一百多家企业进驻,后来一下子砍到20多家,就相当于集聚效应极大地减弱了、甚至没有了。”胡景钊说。
简短的入园动工仪式之后,雨仍没有要停的迹象,大部分参加人员匆匆坐车离去。
但来自顺德的客人依然绕工业园一周,看看那块终于到手的土地——在零星的工地上,厂房的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但更多的工地除了充气拱门以及刚刚绽放过的鞭炮的纸屑,依然没有太多的动工迹象。在甘棠工业园管委会的展示厅里,他们围着工业园的沙盘模型,寻找着自己的工厂的具体位置,话语中满是憧憬。
这片目前看上去还是一片泥泞的土地,不远的将来将建成包含涂料化工企业的产业基地。只是与其最初设想的样子,有了比较大的出入。
至于胡景钊,这个年近70的顺德涂料商会会长,他自称想在退休前,继续给顺德涂料行业做点事,其中就包括武江涂料园区的构建。而就在前不久举行的顺德涂料商会为换届做准备的理事会上,胡景钊坦承希望继续担任会长——
或许对于他来说,仍有未了的心愿。(更多资讯请登录:全球涂料网 http://www.soutuliao.com/)
热点资讯
|
|